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吴晓求: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 不要妖魔化金融创新

新京报   2018-11-01 18:08 11868 0

11月1日,在北京金博会“2018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要妖魔化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要把所谓的金融风险归结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质是实体经济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满足需要。

  新京报讯(记者 陈鹏)11月1日,在北京金博会“2018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要妖魔化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要把所谓的金融风险归结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质是实体经济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满足需要。


  “中国的金融最近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从市场到监管,实际上我们一年时间就有一个周期出现,反映了这个市场的不成熟,监管不成熟。政策变化如此之大,市场波动如此之大,超乎想象。”吴晓求说,不要把市场的波动看成简单的市场周期。应该说由于对金融发展规律的不了解,不深入不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吴晓求认为,要深入了解中国金融的三大规律才可以做好监管,不会出现一年一周期的现象。第一就是,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不要妖魔化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要把所谓的金融风险归结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质是实体经济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满足需要。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规模很大,人均GDP也接近9000美元,同时经济的市场程度也很高,在这种条件下,本质要求金融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


  在吴晓求看来,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的多元性,融资者需要多元化的融资工艺完成优化。金融的科技化,带来了金融业态的多样性。“不要认为商业银行、类银行金融机构是中国永远的主体,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因为科技的渗透将会表现得非常强烈,金融业态多样化今天是数字化为基本特征。从一元到二元到多元,现在支付已经数字化了,或者说数字化支付已经成了基本的发展方式,未来随着大数据的完善,微贷也会科技化。现在数字化没有充分建立起来,所以P2P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要把握住金融创新的要点。”


  其次,吴晓求谈到,金融结构性变化是金融未来重要的特征,在中国现在尤为突出。“金融结构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资产结构上。未来要满足社会多元的资产管理需求,也要满足金融财富管理的转型。实际上金融资产会逐步提升,这将大大改善中国的金融功能,也会日益满足我们对财务管理的需求,这是核心的制度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波动非常正常,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金融的市场过程中,市场的波动不要看得太重要。实际上我非常不喜欢人为波动,无论是人为的上涨还是下跌都不好,市场要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定。金融的结构性变革在未来是基本特征,要深刻理解。”


  吴晓求也讲到金融的国际化。他认为,中国进入国际化,和中国的大国地位是相匹配的,也是作为大国的要求。国际化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点,一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另外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我们的金融市场要逐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现代化、法制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因为一旦你的金融中心变成国际金融中心,对国家的法制水平要有大幅度的提高,社会透明度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这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编辑 刘晓阳 校对 张彦君


  (声明: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