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壳公司股价暴发 实控人接踵“开溜”

上海证券报   2018-11-15 09:39 12386 0

伴随着一波“无征兆”的股价上涨,熟悉群兴玩具的投资者开始察觉公司又要“卖壳”了。

  伴随着一波“无征兆”的股价上涨,熟悉群兴玩具的投资者开始察觉公司又要“卖壳”了。果然,就在群兴玩具股价连续涨停后,这家截至2017年底仅剩26名员工的“空壳”公司,披露了控股股东群兴投资拟以7亿元让出控制权的消息。


  在“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间隔时间由3年缩短为6个月等一揽子调整政策出台后,A股市场沉寂多时的“壳”行情再度启动。记者注意到,部分“无心经营”的上市公司实控人正试图利用此波行情套现离场。


  群兴玩具:重组“屡败屡战”


  尽管14日早盘打开涨停后大幅回调,并以下跌8.71%收盘,群兴玩具股价11月以来的翻番表现仍令人印象深刻。截至14日收盘,7.65元的收盘价较转让协议披露前一交易日收盘价4.31元有着77%的涨幅,并较股权转让协议价5.95元/股高出28.6%。


  记者注意到,群兴玩具近四年来的每次重组均伴随市场质疑和监管关注。交易方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交易对手股东内部未能批准、核心条款无法达成意见……自2014年首次尝试跨界转型失败起,群兴玩具重组可谓屡战屡败。


  事实上,群兴玩具的管理层早已无心经营。这家曾被冠以“玩具大王”的企业近年来营业收入直线下滑,由2012年顶峰时的5.05亿元滑落至2017年的5394万元。2017年三、四季度,公司甚至交出了营收为零的报表。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的“玩具大王”滑入泥潭?除了行业原因外,管理层或难辞其咎。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4年7月起,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的群兴玩具玩起了资本游戏。彼时,控股股东群兴投资利用重组手游公司星创互联带来的“利好”行情,半个月内大举套现约9亿元。那次套现曾被市场称为“九年盈利不抵一朝减持”。不久后,该重组告吹。


  尽管重组失败,但尝到个中甜头的控股股东随后多次故伎重演,四年内先后披露了与核电、锂电池以及磷矿从业公司酝酿重组的公告,但又先后以各种理由告吹。与此同时,群兴玩具的主营业务经营每况愈下,公司不得不退出玩具生产业务,并大幅裁员。


  根据群兴玩具2017年年报,大裁员后的上市公司仅剩26名在职员工,其中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数量均为零,仅有3名销售、5名财务和部分行政人员,公司的主营业务也转型为玩具渠道业务。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0.55万元,亏损3.27万元。


  而令投资者担忧的是最新股权转让交易对方的履约和经营能力。据披露,尽管受让方实控人王叁寿在大数据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受让主体成都星河、深圳星河以及北京九连环3家公司成立时间至今均不满一年,且尚未开展任何具体业务,财务数据也一片空白。对上述情况,深交所已向群兴玩具发函“高度关注”。


  光洋股份:早已着手让权


  群兴玩具披露股权转让公告后不久,另一家股价连续涨停的公司光洋股份也披露了控制权转让方案。自10月19日触及公司上市以来的股价最低值后,光洋股份股价便打开了上涨通道,迄今涨幅亦已翻番。


  11月11日晚间,光洋股份披露了东方富海拟以12亿元接手控股股东光洋控股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份(占总股本的29.61%)的消息。


  记者注意到,光洋控股此番转让控股权早有先兆。光洋股份——这家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的江苏企业,上市后便出现业绩大幅波动。2017年,公司净利润更是缩水逾八成,扣非后净利润仅131万元。


  光洋控股今年6月就已着手为公司控制权的转让铺平道路。回溯公告,光洋控股将自身分立为存续光洋控股和程生控股两家企业,其中光洋控股全部债权债务和损害赔偿的义务和经营结果(盈亏状况)都将由程生控股承继。同时,程生控股还接受了光洋控股的所有职工。


  公开资料显示,光洋股份2017年曾因未披露占用子公司天海同步超4000万元资金而遭到深交所和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的监管。其中,深交所对时任光洋股份董事兼副总经理吕超(此后被罢免)、现任董事长程上楠、董事兼总经理吴朝阳、董事兼财务总监程上柏给予了通报批评;江苏证监局则对公司下发了警示函。


  与群兴玩具疑点重重的转让方案截然不同,光洋股份控股权的买家具有较强确定性。参股东方富海的宝新能源2017年年报显示,2018年东方富海将新增70亿元人民币和5000万美元(约合3.47亿人民币)的新基金管理规模。截至2018年4月,其投资对象中,今年IPO已过会的企业为2家,已在会里排队审核IPO的企业为4家,预计申报IPO的企业为18家。


  (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