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关于2019年国际金融形势的两点思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1-16 09:56 11366 0

2019年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扩大。我国外贸顺差大小取决于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外贸进口多少不取决于关税而是取决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一、投资和消费下行,经常项目顺差有望扩大


  2019年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经常项目顺差扩大。我国外贸顺差大小取决于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外贸进口多少不取决于关税而是取决于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




  当前市场的主流看法是2019年中国的外贸顺差将减少,经常项目有可能逆差。他们认为,在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周期中,政府将出台一些刺激国内需求的措施,这有可能增加进口。但实际上,投资刺激的力度并不会太大,特别是基建投资的进口边际倾向较低。同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消费的期待同样也不能太高。特别是在前段时间家庭负债率上升较快的背景下,可以看到最近这几个月消费下滑趋势较为明显。由此,个人认为2019年投资和消费均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且在这种情况下,储蓄投资缺口可能会重新扩大。


  从净出口的角度看,相较于2018年的“拖累”作用(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前三个季度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2019年有可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托底的作用。1998年和2008年,中国都出现过阶段性的外贸顺差高点。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会致使投资消费都不太活跃,进而需求减少,顺差扩大。从净额角度,可能对经济是支撑,但从流量、交易额角度来看,反映出了整个国内需求下行的压力,也不完全是好事。就像2018年的美国贸易赤字扩大,主因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环境下的内需旺盛,但是从逆差扩大角度来看对经济是拖累。


  二、加快改革措施不断落地,提振市场信心


  就国内政策环境而言,改革比刺激更重要。社会各方面应当增加对经济波动的容忍度,如果一味把经济维持在过高的水平,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018年之所以境外对中国经济比境内偏乐观,是因为大家看经济下行过程中,有些风险指标在改善,例如杠杆率的稳定。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发展,2019年过于放松对杠杆的控制,市场有可能会认为坚持改革和调整的定力不足,将来又得面临挑战。


  实际对中国经济影响更大的是来自市场信心的提振。市场信心的提振应该更多从切实的改革措施入手。各部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许多政策仍待进一步加强执行,效果待进一步明显化。一方面,政策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有时滞性;另一方面,仍然需要更合理的体制机制安排来令民营企业发力着力。


  现在主要是靠政策调整来支持民营经济,但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经常变动。而只有制度上创新,并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将市场各方预期稳定住,才会有稳定的投资。而且,现在相关政策也都留有空间,比方说一方面鼓励给中小微企业放款,另一方面又强调监管标准不放松,所以仍存在企业不敢投,银行不敢放的心理。因此,根本上还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改革措施不断真正落地,就能改善市场的信心。依靠相机抉择的调控可能效果有限。


  (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