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年内最重磅医药IPO来了:恒瑞系老板娘掌舵高瓴博裕入场站队

IPO早知道   2019-04-16 10:42 11576 11

4月11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更新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及花旗环球作为联席保荐人。

据IPO早知道消息,4月11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更新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及花旗环球作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更新版本增加了2018年财报和2019年2月引入博裕完成上市前第二轮投资的相关信息。

C叔首先想说,翰森对投资者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其经营实体豪森药业在业内则广为人知。

豪森药业与“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同为江苏医药巨头,在研发和经营上一直颇有交叠,豪森的实控人正是恒瑞董事长孙飘扬的妻子钟慧娟。

与恒瑞一样,豪森也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跻身中国顶级医药公司行列。本次业界翘首期盼多年的上市,不仅是豪森大幅推进核心产品研发的机遇,也将令恒瑞系中国医药行业第一的宝座更加稳固。

翰森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研发,升级产线,以及增加学术推广费用配合未来两年新品上市。

高瓴、博裕入股,估值提升迅速

翰森于2016年2月19日与高瓴订立第一轮投资协议,高瓴以总代价179,906,705美元(相等于约1,412,231,653港元)认购300股优先股,并已于2016年2月19日付款。完成第一轮投资后,高瓴持有3%公司股份,估值约450亿港币。

翰森于2019年1月25日与博裕资本订立第二轮投资协议,博裕以总代价248,581,849美元(相当于约1,951,317,798港元)认购309.2784股优先股,已于2019年2月13日付款。

完成第二轮投资后,高瓴及博裕所持有的按全面摊薄及转换基准计算的经扩大已发行股本,比例分别为约2.91%和3.00%。

此次博裕入场后,公司估值达到650亿港元(约550亿人民币),比高瓴资本在2016年投资1.79亿美元(目前占比2.91%)时的450亿港元足足增长了200亿港。作为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博裕此次以高估值对公司股价寄予厚望,上市后市值或有望达到千亿目标。

拥有多款10亿级产品

重磅新品将在未来两年密集上市

翰森的产品线分布在抗肿瘤、精神类、内分泌、消化道、抗感染和心血管六大领域,目前已有40多款产品。上述六大治疗领域2017年合计在中国药品总销售额中占有62.1%的份额,增速快于2013年至2017年中国制药行业平均值。

翰森的特色产品包括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8种核心产品及5种增长空间巨大的潜力产品。这13种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占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总收入的83.4%、85.7%及89.5%。

翰森的主要产品中,迈灵达是1.1类创新药;欧兰宁、阿美宁、普来乐、泽菲、昕维、昕泰、泽坦、恒捷、恒森、孚来迪及瑞波特为首仿药;而昕美为仿制药。

其中,欧兰宁、普来乐、泽菲都是销售额超过10亿的大品种单药,拥有超过10亿大品种药物也是公司行业地位的象征,且翰森主要产品目前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对于未来两年产品布局,翰森在招股书中表示将在2019年至2020年推出近30款在研药物,包括具高增长潜力的15种在研药物(其中新分子实体1.1类创新药4种,潜在首仿药8种)。丰富而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及管线确保公司能够充分应对市场及监管变化,保持强劲的财务增长。

根据翰森最新招股书,2019-2020年将有4款1.1类新药上市。

1)2型糖尿病的长效周制剂聚乙二醇洛塞那肽(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 。

每周仅需注射给药一次,即可实现长效治疗,而现已上市的可用类似治疗药物则需每天注射。2017年,全球及中国的GLP-1类药物销售额分别为68亿美元及人民币4.076亿元,预计至2022年,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204亿美元及人民币86亿元。

2)Bcr蛋白酶抑制剂(Bcr-Abl)甲磺酸氟马替尼,用于治疗慢性粒性细胞性白血病。

2017年在中国的慢性髓性白血病药物销售额达人民币39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预计增长至人民币140亿元。

3)用于治疗乙肝的HS-10234(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Ⅲ期临床,计划2019年NDA)。

2017年,全球及中国的乙肝治疗药物销售额分别为173亿美元及人民币543亿元,预计至2022年,乙肝治疗药物的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至455亿美元及人民币1,818亿元。

4)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HS-10296(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主要针对EGFR T790耐药突变,于2019年4月递交NDA)。

2017年,全球及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药品销售额分别为35亿美元及人民币38亿元。

业绩持续高增长,但一个报表细节需要关注

翰森2016、2017、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4.330亿元、61.855亿元及77.2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9%及24.8%。净利润人民币14.760亿元、15.955亿元、19.0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及19.3%。毛利率92.7%、92.6%及92.2%,净利率27.2%、25.8%及24.6%。

投资者最关心的研发开支方面,翰森由2017年的人民币5.755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人民币8.813亿元,同比增幅53.1%。因检测及实验成本增加人民币1.891亿元及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3,800万元。

研发支出投入方向,主要是随着翰森对仿制药组合的一致性评价准备工作的持续投入以及对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的深入,检测及实验成本以及材料成本亦随之增加。此外,作为持续人才策略的一部分,研发员工数目及其工资水平上升导致员工成本增加人民币6,770万元。

有一点存疑的是其股息政策方面:公司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分别向当时的股东派付股息人民币34.746亿元、人民币4.041亿元及人民币0元。并于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分别宣派股息人民币0元、人民币0元及人民币40亿元。截至目前该可分派储备宣派股息40亿元尚未支付,公司预期未来二至三年结清此等股息。

这或许意味着翰森此前的特别股息将由上市募集资金来派发,而如果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特别股息派发,对公众股东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对于翰森未来风险,招股书中已明确带量采购或将影响未来仿制药产品单价从而影响利润,但随着公司1.1类新药上市脚步加快,未来新品种放量或将弥补带量采购的负面影响,未来两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仍然可期。

通过此次翰森上市,恒瑞系将真正坐稳国内医药第一的宝座,而此次汇集了高瓴、博裕青睐的翰森,也将开启自己的冲击千亿市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