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专家观点】隐含市盈率上百倍 投资科创板更需要理性

新京报   2019-04-02 14:09 8636 0

与核准制相比,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在上市条件上更具包容性,但上市公司的价值还是由投资者来“投票”决定。

与核准制相比,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在上市条件上更具包容性,但上市公司的价值还是由投资者来“投票”决定。


截至3月29日,已有4批共计28家企业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随着科创板IPO项目的陆续公布,拟上市企业的含金量备受市场关注。针对“候考生”良莠不齐的现象,投资者应从核准制的监管思路中跳出来,以注册制的标准来理解科创板的受理和审核流程,并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给予更为理性的判断。


首先,科创板的上市定位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推荐拥有强大研发体系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兴优质企业,优先支持符合市场预期和国家战略的核心技术企业,以推动资本市场和高新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受理阶段,交易所仅对企业所在产业、主营业务、申请文件齐备性、中介机构资质等内容进行形式上的审查。从已公布的企业名单及简介来看,28家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满足了证监会提出的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要实现科创板上市,还须经过交易所审核、上市委员会会议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多个环节的检验。目前已获受理的28家“候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目前尚未可知;现已获得受理的拟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无法代表科创板IPO企业的整体水平。


从当前已获受理的28家企业来看,利润最高的接近4亿元,最低的不到2000万元,规模和效益参差不齐,大多数难以达到主板上市标准,也有部分企业是从新三板转移到科创板。招股说明书显示,28家申报企业的隐含市盈率均高于20倍,其中有3家企业的隐含市盈率分别高达110.09倍、256.90倍和379.72倍。由此可见,在相对宽松的申报条件下,企业融资的额度和预期估值并没有进行相应调减,一方面体现了注册制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对投资者的判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与核准制相比,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在上市条件上更具包容性,设置了多套标准,对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要求也有所放宽,甚至允许部分企业在尚未盈利的情形下上市。另外,科创板重点关注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比、盈利前瞻性和产业发展趋势等面向未来的核心发展潜力,将考察企业上市的重点从原来的现有企业规模转移到未来的核心技术突破方面,为那些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融资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最终,上市公司的价值还是由投资者来“投票”决定。


笔者认为,在更具包容性和差异性的注册制下,投资者应主动调整市场心态,谨慎应对多样性的投资选择,加深对企业信息的了解,充分利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问询制度,通过关注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在价值量化的基础上给予理性估值,推进股票的合理定价。


(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