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Xingruihe8888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网络综合 2019-10-16 10:56 7948 6 收藏已收藏(0)
随着保本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公募基金也成为第一个真正打破刚兑的资管行业。
随着公募基金打破刚兑,保本基金终谢幕">保本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公募基金也成为第一个真正打破刚兑的资管行业。
10月15日,最后一只保本基金“汇添富保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完成转型,基金名称变更为“汇添富保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后的基金代码不变,基金费率将调整至0.80%/年,基金托管费率调整至0.15%/年,以此降低投资者成本。至此,保本基金正式退出公募基金江湖。
通常,保本基金一方面会采用以CPPI策略为代表的投资组合保险技术实现保本,并适时通过权益市场获取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对本金进行担保,若基金在保本周期内出现跌破面值的情况,担保机构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保本基金的设立容易加大基金公司运营风险,从而给其他的基金持有人带来可能的风险。第一,保本基金是双重保本,给投资者形成刚性兑付的预期,但事实上是,即使引入担保也不见得完全保本;第二,担保行为本身有一定的风险传染性,容易放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第三,保本基金的反担保加大了基金公司的经营风险,一旦基金公司遭遇经营风险,势必影响到对旗下其他基金的正常管理,这对其他类型基金持有人是不公平的。
从2003年6月首只保本策略基金“南方避险增值(202202)”成立算起,保本基金在中国已有16年发展历史。随着保本基金数量的快速增长,其净值规模也高速增长,从最初不到14亿飙升至2016年7月份的3200多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专家表示,当保本基金规模很小的时候,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因为客户体验很好;但这种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壮大,给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管理人相关的利益方带来了风险,所以它退出历史舞台是有其必然性的。
回头来看,保本基金与公募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息息相关,其变迁轨迹其实正顺应了时代的需求。
保本基金自诞生之日起,避险功能便充分体现。保本基金最受欢迎之时,正是股票市场行情不好、赚钱效应相对较差时。因此在“保本”的吸引下,保本基金业引来投资者的竞相追捧,基金公司的发行热情日渐高涨。
在2016年上半年的弱市行情中,公募行业共成立56只保本基金,发行数量占比为 14.62%, 发行规模合计1473.43亿元,在当年上半年新基金发行总规模中占到了37.87%。
此后,随着监管层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及后续的资管新规,保本基金在近两年快速完成清理,169只保本基金中,有21只选择到期后清盘,另外148只则选择了转型。据统计显示,2018年有68只保本基金进行了转型,多只基金清盘,2019年的前9个月就有50只转型。保本基金这番境遇的大背景,是监管对打破刚兑、产品净值化的硬性要求。
《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进一步加速公募基金行业保本基金到期转型,一些基金甚至提前召开持有人大会宣告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