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科创板“科研之星”,微芯生物59%居首

网络综合   2019-12-23 15:06 8187 8

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比位列科创板第一,动态市盈550倍。

科创板自诞生之初便带着天然的科技与创新属性。而研发投入则是检验企业“含科量”的关键指标。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五套上市标准中,第二套标准便与研发投入相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那么,已上市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截至12月18日,已有66家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总市值超过8500亿元。根据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2018年,66家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依次为43.59亿元、55.48亿元、69.85亿元,呈逐年上升之势在营业收入总额中的占比较为稳定,依次为6.82%、6.40%、6.64%三年研发支出合计168.92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6.60%。有6家公司的三年研发支出比超过30%,微芯生物(688321.SH)、金山办公(688111.SH)和赛诺医疗(688108.SH)包揽前三。其中微芯生物以58.99%遥遥领先,是当之无愧的科创板“科研之星”。


公开资料显示,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主要从事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现已上市的全国唯一一款抗外周T淋巴细胞瘤药物——西达本胺(商品名为“爱谱沙”),以及在研的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他钠、三通路靶向激酶抑制剂西奥罗尼。


Wind数据显示,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2016—2018年微芯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1.11亿元和1.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7.78%、29.45%和33.65%,近三年累计实现营收3.44亿元。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05亿元、0.24亿元和0.31亿元,同比增长-2.52%、359.05%和29.45%,近三年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而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0.52亿元、0.69亿元和0.82亿元,分别占营收的比例为60.52%、62.01%和55.85%,三年累计研发支出2.03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微芯生物近三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步稳定增长,且近三年的研发投入是三年累计净利润的3.38倍。


应收账款方面,近三年来微芯生物所占营收的比重不断升高,且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据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近三年的应收账款分别为0.06亿元、0.27亿元和0.46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06%、24.32%和31.08%。2017年和2018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50%和70.37%,远超其同期营收增速29.45%和33.65%。


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微芯生物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97.46%、95.24%、96.27%和96.09%,堪比茅台。但同期,该公司的销售净利润为6.14%、21.79%、21.10%和16.20%;净资产收益率为2.46%、5.34%、6.53%和1.44%。


截至2019年12月20日,微芯生物报收于58.18元/股,动态PE达549.9倍,PB为16.48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对于科创板公司微芯生物,不能仅以常规市盈率估值,而要以未产生收入的管线估值。


在研发支出方面,2016年—2018年三年研发支出总额超过10亿元的有3家,中国通号(688009.SH)以36.10亿元居首,传音控股(688036.SH)以16.96亿元排名第二,中微公司(688012.SH)以10.37亿元排名第三。此外,还有4家公司的三年研发支出总额在5亿元以上,包括金山办公、晶晨股份(688099.SH)、澜起科技(688008.SH)和中国电研(688128.SH)。


需要注意的是,研发投入强度与所处行业以及公司发展阶段有关。有研究表明,随着生命周期的递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会逐渐下降。因此,研发支出比的高低并不能完全说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但是,科创板上市公司大多处在成长期,且研发投入关系到科创企业的持续发展及后续业绩,所以,对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