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动态】14家新三板公司登陆科创板,市场交投活跃

网络综合   2020-01-02 14:13 11951 5

14家新三板公司登陆科创板,材料行业企业最多达到7家。

当前,新三板正在加速改革。2019年12月27日,新三板改革业务规则正式发布,具体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交易规则》等多个文件,内容涉及市场分层、股票发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市场分层方面,《办法》规定全国股转系统设置基础层、创新层和精选层,同时对挂牌公司所属市场层级实行定期和即时调整,精选层股票将采取竞价交易方式。对于符合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有关规定的精选层挂牌公司,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


投资者限制方面,参与门槛大幅降低。申请参与精选层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资金门槛为100万元人民币;参与创新层和基础层的资金门槛则分别为150万元和200万元人民币。相比此前的500万元门槛,降幅明显。


据统计,目前从新三板转到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日益增多,7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至少有14家是由新三板转板而来。


在科创板推出之前,不少新三板公司摘牌后选择到港股或美股上市,虽然也能部分解决融资问题,但由于港股、美股中小市值公司流动性普遍较低、交投不活跃,存在诸多弊端。科创板实行注册制,采用多套上市标准,不仅能够容纳更多类型的科技创新企业,还拥有更好的流动性、更便利的融资条件和更高估值水平,成为新三板公司转板的首选。


梳理发现,上述14家新三板转板企业的行业分布中,属于材料行业的企业占比最多,达到7家。其他则分别来自于工业、信息技术以及医疗保健三个行业。


这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合度颇高。


QQ截图20200102142732.jpg

▲14家转板企业从新三板摘牌年份及所属行业


从募资来看,14家转板企业合计募资约131.29亿元,单家企业平均募资规模为9.38亿元。主要用于研发扩产。以募资规模最大的久日新材为例,公司上市募得资金约18.54亿元,主要用于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以及光固化技术研究中心改建项目。


从市场表现来看,14家企业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为91.49%,但各企业间首日涨幅分化较大,表现好的企业首日上涨超过两倍,而表现差的企业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这一现象是科创板注册制下市场机制的充分体现。


交投活跃上来看。数据显示,14家转板企业上市首日的平均成交金额达到了11.01亿元人民币,上市后5日的平均换手率(华特气体和龙软科技因上市未达5日未统计)则达到236.80%。


对比新三板转向港股上市的案例,科创板在交投活跃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信恳智能(1967.HK)是一家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公司2018年12月终止新三板挂牌后于2019年10月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成交金额为7139万港元。随后,市场流动性进一步萎缩,12月份全月成交金额不足4000万港元,日均成交额不足200万港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新东方在线、蓝光嘉宝服务等其他从新三板转战港交所的企业中。其中,心动公司日均成交额相对较高,主要是受其12月刚上市的影响。


从14家转板企业2018年业绩表现来看,营收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嘉元科技、西部超导、久日新材。而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中,除了上述三家企业,还包括南微医学。


增速方面,14家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速为38.12%,其中嘉元科技同比增长超过1倍。14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增速达到112.73%,主要受建龙微纳扭亏为盈的影响。如果剔除这一影响,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降至78.17%。


此外,14家企业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33.85%和57.47%。对比其他400多家属于新三板竞价创新层的挂牌企业,后者同期的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只有10.66%和-0.01%。由此可见,转板企业的业绩是新三板企业中较为突出的。


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含科量”也是值得研究的。


查询公开数据发现,14家企业2018年的平均研发支出金额为3544.84万元,平均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为6.68%。其中,西部超导、天准科技、杰普特三家企业研发支出最多,金额分别为9051.29万元、7959.78万元、5338.8万元。


从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例来看,企业间分化明显。天准科技、安博通两家企业的比例超过10%,另有7家的研发支出占比在5%以下。


14家从新三板成功登陆科创板的案例,充分展示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科创板注册制优势凸显,新三板加速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缝对接”的蓝图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