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人造肉”概念被热炒 第一股被严重看空

综合   2019-05-16 16:53 9210 19

人造肉主打的“健康”和“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一概念在市场中未来可能不断发酵。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股价表现已成为了全球市场人造肉概念股的风向标。该股上市只有9个交易日,股价已经较招股价格25美元翻了两番有余。14日,该股大涨14.65%至79.68美元。

  

  受此影响,15日编纂的人造肉指数大涨6.05%,18只成分股中有农发种业、双塔食品、丰乐种业、爱普股份4只涨停。


360截图20190516170557964.jpg

  

  “人造肉第一股”遭做空

  

  北京时间15日凌晨,报道称,BeyondMeat股份约有44%遭到卖空。媒体还援引专业分析机构S3Partners数据进一步报道称,早在上周,BeyondMeat股份就有22%遭到卖空,目前“人造肉第一股”已经成为被卖空最多的前二十家美国公司之一。

  

  数据显示,BeyondMeat总股本为5980万股,目前可在市场上流通的股份为1100万股。若按照数据推算,该股被做空的股数约为484万股。

  

  数据显示,BeyondMeat2018年营收达到8790万美元,亏损2870万美元。市场预测,该公司2019年营收为2.07亿美元,亏损3900万美元。上周,美国HarringtonAlpha基金成为了第一只公开宣布做空BeyondMeat的机构,该基金经理考克斯认为,鉴于这样的亏损水平,BeyondMeat估值已经“相当荒谬”。

  

  还有空头投资者判断,5月28日可能成为BeyondMeat股价走势的关键时间窗口。在监管静默期之后,前期负责销售BeyondMeat股票的部分华尔街机构如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的研究部门将可以发布有关该股的研究报告,届时可能有更多质疑声出现。

  

  “人造肉”引发市场诸多想象

  

  近期“人造肉”因为美国BeyondMeat食品公司上市而成为资本市场热炒话题,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

  

  抛开资本炒作的表象,“人造肉”是当前素食主义潮流发展的结果。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韩建春认为,“人造肉”是伴随着食品加工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消费者逐步认识到食素对健康和环保的益处,素食主义近年来极为流行,一大批国外企业推出了素肉汉堡、素肠、素肉饼等产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潮流。

  

  从发展历程及品类来看,素肉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型植物蛋白素肉。这类素肉多以豆粉、豆粕、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等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方法制取,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

  

  二是新型植物蛋白素肉。国内称之为“人造肉”,多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口感、气味跟动物源的肉类制品相差无几,代表产品有BeyondMeat食品公司和ImpossibleFoods食品公司的素肉汉堡。此外,多家国际食品工业巨头也推出了类似产品,销售区域以欧美为主。

  

  三是细胞培植型素肉。以细胞培植技术生产的肉类,这类肉制品由于技术限制、成本高昂以及消费者认知问题,目前尚未商业化。

  

  从成本及消费者接受程度来看,新型植物蛋白素肉应该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素肉产品,也是植物蛋白应用的新方向。随着素食主义潮流的兴起,越来越多人逐渐对素肉有所认知和接受,素肉制品的市场不断扩大。

  

  那么,素肉未来能否成为人类对肉类消费需求的补充,甚至完全成为传统肉类的替代品呢?“从目前世界范围内肉类供求格局看,传统肉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素肉推广仍然任重道远,对传统肉类的替代性作用非常有限。”禹王蛋白公司总经理李顺秀认为,素肉发展前景与食素人群的增长、消费者的食素频次以及植物性素肉技术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且目前植物性素肉技术还不能模拟多种肉类。

  

  韩建春认为,大豆蛋白素肉对于动物性肉类的替代性非常有限。人类需要多元化营养渠道。动物性蛋白所含的营养成分是植物性蛋白所不具备的,应该讲究营养多元性。自然界肉类的营养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脂肪上,蛋白质及其中丰富的氨基酸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类,其中,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从动物肉类食物中获取。

  

  而分析人士表示,目前A股没有纯正“人造肉”标的,BeyondMeat最近遭遇做空值得短期关注。但长期来看,人造肉主打的“健康”和“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一概念在市场中未来可能不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