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Xingruihe8888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综合网络 2019-05-24 18:03 11431 28 收藏已收藏(0)
除了个别专业投资者之外,可能相当一部分期市投资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看穿式”监管。
期货市场监管利器即将出炉,“看穿式”监管6月14日启动。5月8日,证监会官方消息称,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资本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阎庆民在讲话再提“看穿式监管”。至此,以是两周内,证监会副部级官员第三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看穿式监管”。
什么是“看穿式”监管?
很多人没明白,这里解释下。
首先,来看一张图: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国证监会)曾与去年9月7日在其官网发布了2018年第27号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终端信息采集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了相关政策。
关于“看穿式”监管,27号公告是这样描述的:
公告依据的是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3)30号文件精神,该文件主要规定了期货公司应该采集的期货市场投资者相关信息。
该文件第三条规定: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是指客户通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下达交易指令的交易终端特征代码。
客户交易终端信息是客户委托记录、交易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电话号码、互联网通讯协议地址(IP地址)、媒介访问控制地址(MAC地址)以及其他能识别客户交易终端的特征代码。
那中国证监会2013年即发文采集相关投资者信息,为什么现在又开始升级系统进行采集哪?
答案则隐藏在2018年第27号公告中!公告明确指出:
依据中国证监会相关政策,6月14日之前,国内期货公司虽然采集投资者信息,但只是留存在期货公司或者交易所层面,并不直接给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下称:监控中心)报送。而此次下发的文件精神(即27号文件)则规定期货公司采集的信息自动报送给监控中心,同时要求对投资者使用的软件进行认证管理,不能通过认证的则应“拒绝其交易”。
所以,所谓“看穿式”监管既是把采集的投资者信息直接报送给监控中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交易所或者期货公司层面,这样将有助于监管层垂直监管到交易“一线”,让部分没有报备的市场关联账户无所遁形。
实施“看穿式”监管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看穿式”监管,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这样表示,客户交易终端信息采集是重要的市场基础性工作,客户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有助于期货交易所加强一线监管和证监会监管执法,维护期货市场秩序。
对此,某期货公司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参与主体和范围不断扩大。同时,近几年随着IT技术的进步,期货市场以高频、量化交易等为主的交易形式逐渐取代人工交易成为市场主流,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交易软件层出不穷,金融技术的进步需要监管技术同步跟上。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当前国内期货市场交易技术层面即分为直连模式、中继模式、多对多中继模式以及多对一中继模式等。在此过程中,投资者使用第三方软件的行为越来越多,例如易盛、文华财经、飞创、博易大师等等,市场交易技术的多样化带来了投资者信息的模糊化。
(直连模式采集信息)
(中继模式采集信息)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为部分操纵市场的关联账户提供了温床,很多“一拖多”账户则可以规避掉市场一线监管,达到违规代客理财或者操纵市场价格的目的。例如部分账户利用先进的交易软件编程技术,规避交易所限仓、报撤单等硬性规定,达到不受限制的目的!
“监管层此次要求期货公司升级交易系统,采集所有投资者信息,既是对当前国内多品种多种类交易系统的一次摸底,可对目前鱼龙混杂的交易软件和技术从源头上进行一线监管。”老范则向记者如是表示。
证监会副主席两周三提“看穿式监管”
8日,证监会官方消息称,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资本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讲话。阎庆民在讲话再提“看穿式监管”。
至此,以是两周内,证监会副部级官员第三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看穿式监管”。
阎庆民在讲话中表示,证监会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的理念,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大力推进“看穿式监管”,持续提升监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切实防控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6月1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新时代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在演讲的最后,姜洋表示,希望香港加快推动沪深港通项下北向“看穿式监管”安排落地实施,并表示“我们也将积极支持配合香港提出的南向‘看穿式监管’安排。同时,继续深化两地在稽查执法、机构监管、信息共享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监管合力,共同推动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
5月29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他表示,证监会始终自觉把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放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持续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大力推进“看穿式监管”和账户实名制,全面强化上市公司、证券经营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监管,保持稽查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他强调,证监会将继续牢守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所谓“看穿式监管”,是指监管部门可以“看穿”投资者的证券账户,清楚掌握每一个账户的情况。
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曾向人民网记者表示,多年来,证监会一直在推进穿透式监管工作,主要是“一户一码”和开户实名制,这些都是穿透式监管的基础。而从运行效果看来,穿透式监管能够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经验也得到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证监会组织的认可和好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体量,拥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第二大私募市场和位居全球前列的商品期货市场。截至2017年底,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到3485家,排名世界第四位;总市值约57万亿元,位于世界第二位。2017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净利润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1%。
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扩容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资本市场内外环境更趋复杂,证券违法违规呈多元化、隐蔽化、复杂化等特征,违法案件呈现主体关联隐蔽、行为交叉竞合、手法复杂新颖等特点,一线监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持续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大力推进“看穿式监管”刻不容缓。
期货市场监管利器即将出炉,“看穿式”监管6月14日启动。其实,早在在今年1月底的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中,证监会就曾透露,未来还将大力推进看穿式监管,加快中央监控系统建设和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案件调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协调联动的大监管大执法工作格局,精准立案、精准查处、高效处罚,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交易行为管理。不难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推进“穿透式监管”仍将贯穿在证监会的工作中。